2025成都商业街“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,发展特色街区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发布会成功举办
洞见成都街巷万千气象,铺展热气腾腾幸福图景。3月14日,由四川省商务厅、成都市商务局、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、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指导,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主办的“成都街巷 万千气象——2025成都商业街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,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发布会在成都举办。
(协会党支部书记、秘书长涂家卿作2025成都商业街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,发展特色街区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发布会主题演讲)
“空间焕新、业态升级、模式创新、数字赋能、培育新质生产力、促进商旅文深度融合”等关键词在这场发布会上被频频提起,无疑被各界认为是当下激发商业活力、提升消费质效,推动成都特色商业街区高质量发展,加速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主要路径。
(2025成都商业街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,发展特色街区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发布会)
来自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、新加坡乌节路商会及成都市相关单位负责人,智库成员、重点街区、社区、商圈、品牌企业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,共话成都特色商业街发展新图景。
聚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区新质生产力
解码城市商业空间焕新的“破局之道”
全市215条特色商业街区、73个城市商圈、3036个社区,年客流达20亿人次、消费营收近万亿元……一系列亮眼的数据,是成都商业活力的重要体现,也是城市消费能级跃升的成果展示,更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舞台。
(协会党支部书记、秘书长涂家卿作主题演讲)
“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特色商业街区突破瓶颈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”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党支部书记、秘书长涂家卿表示,“当前国内商业街普遍面临同质化严重、业态单一、运营管理水平不高、数字化转型滞后、模式滞后等问题。若要进一步焕新商业空间、提升消费质效,应当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,着眼于产业赋能、数字赋能、文化赋能、生态赋能,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;还要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、提升服务质量、创新消费模式,构建高品质消费生态圈;聚焦精细化管理,构建多元共治,提升服务能级,拓展新兴消费,形成全域消费空间格局。”
(“全国商旅文产业发展实践课堂”授牌仪式)
在发布会上,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获授“全国商旅文产业发展实践课堂”,标志着其在推动商业、旅游、文化、体育、数字、展会等融合发展方面的创新经验获得国家层面认可,为全国商旅文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示范标杆。
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会长、成都宽窄文创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根现场宣读了“成都市最具烟火气特色商业街区Top10”“成都市最具特色烟火商业街区Top10”“成都市最具夜间烟火味特色商业街区Top11”三大类“2024年度烟火指数优秀街区”表彰名单,包括春熙路、宽窄巷子、东郊记忆、R29、琴台路、华熙LIVE·528、优品天地、壹方里等在内的31个特色商业街区集中亮相,彰显了成都特色商业街区多元魅力。
(2024年度烟火指数“最具烟火气”街区授牌仪式)
(2024年度烟火指数“最具特色烟火”街区授牌仪式)
(2024年度烟火指数“最具夜间烟火味”街区授牌仪式)
为进一步弘扬“诚信兴商”精神,创立良好消费环境,提升城市文明窗口形象,在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、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共同倡导下,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南京、上海、西安、绵阳等多个城市共同发起《品质消费·诚信护航》倡议,以品质、诚信、共治理念,助力商业街消费环境提质升级,夯实街区发展根基。
加速商旅文融合推动商业街高质量发展
激活消费生态圈重构的“赛道变量”
特色商业街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,如何将“商旅文体数展”深度融合,助力城市商业文明新地标塑造,让特色商业街真正“活”起来?“《洞见商业街》——商旅文融合推动商业街高质量发展”主题演讲环节,成都恒达天晟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罗昕、上海融成新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曹屹林、成都优品道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罗德师、中国商街委、中国商旅文委主任韩健徽四位嘉宾,就“街区、社区、小区如何实现有机统一”“从实践出发,重构运营对社区场景的价值性”“加强运营管理,提升商业核心竞争力”“商业街 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”等重点课题进行了主题演讲,以在地文化为内核,深入剖析了商旅文产业发展趋势,为重构“可逛、可玩、可记忆”的沉浸式消费生态圈献智献策。
(演讲|成都恒达天晟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罗昕)
(演讲|上海融成新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曹屹林)
(演讲|成都优品道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罗德师)
(总结讲话|中国商街委、中国商旅文委主任韩健徽)
此前,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牵头编制并发布了首个成都市《特色商业街区分类评价指南》团体标准,为特色商业街区的标准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。在发布会现场,又正式启动了四川省《步行商业街分类评价指南》团体标准编制工作。智库主任方诗武认为,该标准将系统梳理四川省步行商业街的发展现状,助力优化步行商业街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管理等,进一步实现“商旅文体数”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特色(步行)商业街的可持续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国内消费目的地。
(协会智库主任方诗武作四川省《步行商业街分类评价指南》团体标准编制工作说明)
多元主题活动点燃城市“烟火气”
探寻商业街区消费能级跃升的“破茧之方”
商业空间的焕新、消费能级的跃升,不仅仅要建立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之上,更应该覆盖全时、全龄,持续推出多元化的消费主题活动,点燃城市“烟火气”。
(协会秘书长助理刘浩宣读2025年“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实施方案)
成都特色商业街协会秘书长助理刘浩在宣读2025年“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实施方案时说到,“从3月到12月,协会将聚焦8大类型商业街区精选示范项目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‘一街一策’模式。”同时,将以“三新”(科技创新、产业焕新、场景更新)、“三量”(盘活存量、做优增量、提升质量)和“四库一平台”(文化资源库、项目库、品牌库、人才库、资源对接平台)为核心抓手,引领智慧商圈建设,推动业态融合。预计年底实现闲置资源盘活率提升15%,增量项目落地率超70%,消费满意度提升10%以上。
此外,刘浩表示,街区将围绕全市215条特色商业街区、20余个商圈、600个社区,每周开展一场“小特茶话会”、每月开展一次资源对接会,每季度评选“烟火指数Top10”,每年度发布“市民心中的消费新场景TOP100”“市民心中的消费新业态TOP100”,树立行业标杆、点燃城市活力、引领消费潮流。在年底举办“洞见商业街”成果展示会,发布年度发展报告、评选榜单与机会清单,推动街区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,助力形成“一社区一街区,一街区一特色”的发展格局,强化成都“公园城市示范区”和“国际消费中心城市”的双重品牌魅力。
为开好此次会议,协会先后对成都市215条商业(步行)街区(商圈)、近50个社区进行了调研走访。数字部经理王涌同步发布了2025年首批“焕新商业空间·提升消费质效”机会清单和服务能力清单,涵盖“5+2”区域110余项需求,以及规划设计、智慧建设、品牌招引、培训考察、运营管理等八大服务能力清单,现场促成“老字号”企业与街区、企业与社区等多方达成战略合作。
(签约仪式)
此次发布会的举办,是成都焕新商业空间、激发商业活力、提升消费质效、促进商旅文产业深度融合的“风向标”和“先手棋”,将进一步让成都特色商业街从阡陌市井走向时代潮头,以产业焕新赋能城市更新,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全新动能。
(正式启动仪式)
2025成都特色商业街焕新计划的启幕,也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,以丰富、多元的消费主题活动,持续邀约大家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、看一看,感受成都街巷的万千气象,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。
2025-03-16